全金属外壳 剧情:【剧情介绍】 越战期间,加入海军陆战队的一群年轻人被剃了光头,并分配寝位,负责
..+展开
《全金属外壳》剧情介绍:【剧情介绍】
越战期间,加入海军陆战队的一群年轻人被剃了光头,并分配寝位,负责训练他们的上校时常羞辱他们,还给他们取难听的外号,“傻瓜比尔”由于是胖子,动作老是出错,因此成为最经常被上校修理的人。
班长“小丑”耐心照顾他。但傻瓜比尔再次的失误,令上校愤怒地惩罚全队,伙伴们终于忍无可忍,将傻瓜比尔痛揍了一顿。之后,傻瓜比尔开始对枪自言自语,他发挥了射击的才华,连上校也赞赏他终于可以成为伟大的“杀人机器”,就在出发前往越战战场的那晚,傻瓜比尔在他的M14装满“全金属外壳子弹”(Full Metal Jacket),一枪打死上校,然后自己也含枪自杀。
选择编入新闻组的小丑,被长官派去前线采访,小丑看见年轻的士兵们已经麻木,在越共尸体旁饮酒、一面笑一面在直升机上扫射逃走的村民。他随众巡视,误入未扫荡的地区,大家遭到狙击手埋伏,牺牲了好几位同伴后,他们终于确定狙击手藏身的建筑物,小丑落单时忽然发现狙击手,对方原来是个非常年轻的少女!随他而来的摄影员开枪救了他,少女在地上痛苦的挣扎,一名士兵要大家离开,任那少女在此地腐朽。在少女的“杀了我”的哀求中,小丑终于拿起,扣下扳机。
【幕后制作】
影片根据古斯塔夫·哈斯福特小说《短期服役》改编,是库布里克继《光荣之路》之后拍摄的又一部反战影片,也是继《越战猎鹿人》、《现代启示录》、《野战排》之后的又一描写越战的杰作。它通过新兵训练的过程刻画了非理性的杀人狂热如何摧残人的心灵,是一部内容和技巧俱佳的战争片。影片的前半段,是以群像的角度塑造出一群年轻人如何在魔鬼教官的训练下,失去人性而成为杀人的机器;后半段则是主人公“小丑”在战争中逐渐恢复的人性。影片跨越了从参军到杀人,一个普通士兵在战争中不同阶段的心理历程。曾被某些影评人誉为“有史以来最佳的越战电影”。
这部影片纪实风格强烈,反战意识坚定,讽刺抨击不遗余力,而且矛头直接指向战争本身和战争意识。库布里克不单单是在审判越南战争的罪行,而是把所有战争和战争意识推上审判席。影片中的越南和越南战争,只不过是便于观众接受和思考的一个实例而已,对于每一场战争和每一个士兵来说,这部影片都有它的普遍性。这种带有终极思考的命题方式,是库布里克中后期作品的明显标志。这也是一名不满足于肤浅表述表层问题的艺术家的追求,它必将引领电影向更广阔的艺术空间发展,使之具有全人类的历史价值。
在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影片《光荣之路》中,军官米罗曾有这样一句台词:“军队需要纪律,而保证纪律的唯一方法是时不时地杀人。”。这也可以作为《全金属外壳》批判的主题:在军队、在战争中,无人性可言。同情、怜悯都要在战争中,训练中统统丢掉。作为战士,你就是一颗子弹,一颗“全金属外壳”的子弹。军队的作用就是培养杀手,然后为各种目的而去卖命。
与很多纪实风格描述越战的影片相比,这部《全金属外壳》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心理纪实”的风格。本片使用了大量的运动镜头,除了横移,最显著的就是推拉镜头,既有作为机械运动的摄影机推拉,也有作为光学运动的变焦推拉。可以说,无论横移、推拉、变焦推拉,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已毫不新鲜。然而斯坦利·库布里克把这些早已不新鲜的运动手段,成功的运用到影片中去,并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