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
888zhwcl
|
 |
Lv02.见习魔法师 (241) |
昵 称: |
带雄鸡 (男)
|
年 龄: |
55岁 |
生 日: |
6月1日 |
来 自: |
广东省 广州市 |
身 高: |
保密 |
婚 姻: |
未知 |
职 业: |
保密 |
学 历: |
保密 |
加入日期: |
2016-7-2 16:16:00 |
最后登录: |
2020-10-29 17:05:20 |
个人爱好: |
保密 |
交友目的: |
未知 |
所在地址: |
保密 |
暂无介绍 |
|
|
|
|
|
|
美学心得(第一百八十一集) 罗国正
发布17-10-20 17:37
|
|
|
,根本无须精细审美,连一般人都能预知到将会发生恶果了。这时,如果当局者能急流勇退,很大程度可躲过一场大劫难。可惜,往往是利令智昏,执迷不悟,灾难临头。这样的事情,人们已见到不少。所以,平时要多以审美的态度面对现实,修炼出这种敏感度,提高这方面的明智程度。 2636、整体与局部是相对而言的。在这个层面看是整体,在更大的层次上看,是局部。在这个层面上看是局部,在更小的层次上看,被视为整体。由此可知,否定局部能引起美感的观点是错误的。这也必然导致只有整体才能引起美感的观点无法自圆其说。如果将美理解为只存在于客观、客体的整体之中,而根本不存在主观感觉,那就更加错误了。最大的整体是宇宙,人类面对着无限大的宇宙,永远只能感受到局部、或部分的事物,如果只有感受到整体,才有美,或才有美感,则永远都没有美了。因为,任何事物在宇宙之中,最多只能属于部分、或属于局部。这本来是非常简单的逻辑,但很多哲学家、美学家、宗教教父都在美学问题上,犯了这逻辑错误。比如:大巴赛尔等,就不大明白这个道理。 2637、在欧洲中世纪,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言论处于非常禁固的时期。但美学和艺术却存在一线的生机,得到了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理念、思想、技法的继承,也为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样的生机的存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宗教要借助、利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哲学、美学、艺术来完善、发展、解释自己。在美学方面就产生了“教父美学”。很多哲学、美学、艺术的存在,只凭宗教领袖们的一念之间的决定,真是险过剃头。幸运的是,具有决定权的宗教领袖在很强烈的反对声中,认为有些哲学、美学、艺术对自己有好处,可以充分利用,所以得到了幸存。有个比较著名的例子:欧赛比尤斯主教认为:人类肉体就是人的乐器,灵魂应当歌唱。因为主教是这样理解的,所以戏剧和乐器得以继续存在。又如:宗教人士认为,对某个肖像表示敬畏,体现出对原型的崇拜。这样,宗教领袖们就利用雕塑家、画家们创作大量与宗教故事有关的作品,以扩大民众对神的敬畏、崇拜。类似以上例子不少,这样,美学和艺术就在这样的历史夹缝中得到了传承和巩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学和艺术自身具有丰富博大的内涵、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和非常广泛的适应性。其实,人类不管处在历史上何种状态下,都不可缺失美学和艺术,尽管在历史现实如何强大的压迫下,只会变形存在,不可能灭绝。因为它们是人类的重要精神粮食,灵魂必须的养份。 2638、很多人认为,甚至不少思想家、理论家也这样认为:当人的感情支配理性时,人的情感就会降低到动物的情感,这是人的罪恶和堕落的根源。据我的观察所知,不完全是这样。事实上,具体人在具体的情景中,所产生的结果差别很大。例如:一个艺术家在充满激情的创作状态下,凭借多年的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到如本能,虽然这时的理智已基本上被激情所支配了,但不等于没有理智,这种状态下所产生的作品,常常是具有突破性的原创作品,充满灵动和气势,令人难以复制,反映出人类的伟大情感,并将人的感情升华,而不是降低到动物的情感。尤其是受过美学和艺术严格熏陶的人,极少会出现情感降低到其它动物的水平上。虽然人是充满动物性的,但人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其它动物难以比拟。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