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无此人》很有可能被观众给忽略,主要原因在于导演朱敏江名气泛泛,上网查其阅历,电影仅是其执导的第二部作品;况且电影缺少能挑大梁的大牌明星,除了邬君梅和罗家英外,若不是经常收看电视的观众也很难以叫得出其他演员的名字,加上电影投放于暑期档前期这个“走马观花”的时间段,所有不确定因素都影响着最终的票房成绩。
好在电影还有“悬疑惊悚”四字坐阵,国内的悬疑题材影视剧一直让观众又爱又恨,大都让观众“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缺乏恐怖电影中扣人心弦的深入刻画以及灵动理性,但无论如何,惊悚题材电影却一直教国内观众期望,也夹杂在失望之中寻找一定市场的平衡,《查无此人》倒是让人看到电影在叙事结构与精巧细节上的讲究,但说其是近年最佳也有点言过其实。
尽管是一个原创故事,但凡看过《神秘拼图》和《杀人回忆》的观众一定会觉得剧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事实上电影的推进主线也是主人公于小伟不断寻找线索,不断追辑凶手,只不过人骨换成了残缺不全的照片,杀人案也变成了寻找父亲丢失的骨灰,在整个解疑过程中细节的暗示充分尊重了观众的智商是让我觉得很满意的,另外电影背后想要描述的伦常惨案依稀让人回望到了上个世纪香港恐怖片那种黑暗价值观的时代,只不过电影一开始所铺垫下的故事伏笔少了惊心动魄的感觉,另外要在剧情发展中强塞一些惊悚片的经典段落,难免给人以牵强附会之感。
转回国产电影的局势来说,惊悚电影在创作舒展程度上的压抑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从剧情来看,电影的故事往精良上说也算靠谱,但每每少了在关键时刻将细节延伸放大的韧劲与决心,主人公于小伟的经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节奏跳跃很快,体现在不明就里的频繁镜头切换之上以及虚空的环境背景对于整个剧情的暗示,基本上观众也是跟着主角跳脱的,离奇事件的发生也是突然将至,譬如每个人的离奇遇害之间相互逻辑衔接也缺乏必要的说服力。
电影片名很容易联想起前两年台湾的一部同名电影,然而两者在风格和阐述的旨意上却大相径庭,个人觉得后者更符合题意,也更有内涵一些,然而大陆版的《查无此人》要阐述的是关于“报应”的命题,这个“报应”是成人匹诺曹式的寓言,出发点很好,然而却太模式化,例如主角在寻找真凶的过程中采用的就是《电锯惊魂》的设计,反派乔任梁被揪住之后一定要模式化的用凶恶和病态的演绎方式去诠释角色,相反有过罪恶史的人都成为了待宰的羔羊,这种在电影体制下概念的偷换也是国产惊悚电影观众群必须要强忍的俗套,电影中对于人性含沙射影的暗示也没有完全到位,不过哪怕只是昙花一现,也算是我国惊悚电影在摸索阶段的一种突破了。毕竟,结尾也没有神兵天降不是?
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