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榨干"银行 随时存钱利息最大化 假设每月工资卡上有2000元闲款,一种理财方式是及时从活期转存成1年定期,另一种是不管不问,以活期形式放置在银行,本息总额差别如上你现在还像以以前一样等自己钱攒到一个数目,比如一万或者五万,再到银行去存一次定期吗?如果是,那么意味着你正在浪费本该属于你的银行利息。 每天存50元,利息达到最大化
近日,网上一篇名为《“榨干”银行利息》的文章引起了网民追捧,主要内容是如何存钱才能让你的利息最大化。 只要是闲钱就要充分利用。以前大家一般都选择一个月存几百、几千、几万,然后循环1年12单,3年36单,5年60单。但这也无形浪费了1个月或者半个月,甚至几天的利息,所以该文章建议每天都存50元。1天50元,30天1500元,1年18000元。以后储户就不是每个月有钱,而是每天都有钱。如果选择到期继续存的,就可以把银行“榨干”,1天利息都不放过。 显然,这样的存钱方式虽然会达到收益最大化,但是也牺牲了人力成本,特别麻烦,不太可行。但是仔细考虑一下,这确实给市民理财提供了另一个新思路。 每月闲钱转定期,既灵活又有收益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胜利路的一家银行,银行工作人员给记者分析了及时将“活期”的闲钱变为“定期”的额外收益:现在银行一年的定期存款利率为 3.5%,活期存款利率为0.5%。假设一个市民每个月工资里能有2000元的闲钱,发下来后放在工资卡里不管,那么这2000元一年以后的利息是10 元。如果市民及时将其取出并存为一年的定期,那么一年后的利息就为 2000×3.5%,也就是70元,相比放在那里不管整整多出了60元。 而且,市民如果每个月发工资后及时存款,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灵活性很大,定期相当于“半活期”。到了第二年的时候,每个月市民都会有存款到期,这时候如果你需要,就可以提出来使用,如果不需要则可以将第二年当月工资的闲钱一块存进去,继续获得更多的定期利息。 多数年轻人没有转存意识 记者了解到,现在办理定期一卡通的主要是老年人和中年人,年轻人很少注重理财问题。 记者随机调查了7位年轻人,结果发现,7个人当中竟无一人有理财习惯。有的是到月底工资已经花得差不多了,没有余钱理财;还有的虽然会有一定的余钱,但直接扔在工资卡里不管不问。其中有1人甚至存了两三万也都是活期存款。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去转成定期的时候,他表示,没想过那个问题,反正差不了几个钱。 与之相反,很多中老年人则非常注重将活期存款转成定期,而且他们会尝试购买理财产品。 有银行推出“自动转定期”的业务 虽然及时地存钱能够让市民的利息获取最大化,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市民认为每个月甚至每天存钱过于麻烦。烟台已经有多家银行看到了市民的这一个需求,推出了“自动转定期”的业务。 记者昨天分别拨打了烟台四大国有银行的客服电话,三家银行表示暂时没有这项业务,但是市民可以开通网上银行,自己通过网上银行随时将闲余的钱转成定期。 农业银行则推出了“定期一卡通”,市民可以办理以后,随时进行定期存储,每笔定期存款之间独立,互不影响,灵活性也非常高。相比起传统的零存整取利率更高,而且更加方便。 农业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市民可以到柜台办理这项自动转存业务。办理过程中,市民可以自己设定一个限额,比如3000元,那么等市民账户中的余额达到3000元以后,就会自动将这3000元转为定期。不过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用这项业务的储户相对较少,因为存储金额有限制,而网上银行和一卡通没有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