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曾经在其文艺作品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哪怕可以用极不象样的理由解释的世界,也是人们感到所熟悉的世界, 然而,一旦此世界失去幻想和光明,人,就会觉得自己是陌路者, 他就会变成为无所依托的流浪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对失去家乡的记忆, 而且丧失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类人与他人生活之间的分离, 好比演员与舞台之间的分离,于是构成了荒诞。并非无缘无故的提到荒诞一词,且看佐助的从始至此, 无不是对生命,对人生的一种无可奈何,以至演变成了无存在意义般的荒诞。 那么,该如何看待这种“荒诞”呢? 若一如既往的用理性视点去看,无非依旧是被仇恨所吞噬、席卷的冷漠之面。 不妨,抛开这形而上学的惯看,换个角度, 借荒诞抛砖引玉,如标题所示, 就以感性为切入点,来展开这位少年不同往昔的卷轴吧。 展现在观者面前的是: 佐助为了复仇,决绝的离开, 也正如他自己所言 【亲手斩断那份羁绊】 为了完成复仇这个目标,佐助果断的选择了所需要的道路, 没有丝毫的犹豫。 在这看似十分理智、理性的决断下,其实遮盖了另一层感性的实质。 离开木叶,投奔大蛇丸。 究其原因,是为了复仇,是为了得到足矣杀死鼬的强大力量。 对于在当时已经和鼬见面,并再次亲身体验到彼此之间实力的巨大悬殊后, 如何得到强大的力量固然很重要,却已不是重之之重, 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强大的力量。 这并非是急功近利的怂恿和偏激,而是在面对残酷的现实后,被瞬间击醒的正常反应。 鲜少有人可以在察觉到自身和竞争对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的情势下,心如止水。 可以保持如此心态的人,除了压根就没有上进心和竞争心外, 就只有那些早已被生活的艰难困苦所深深磨练过之人。 除以上二者外,不会再有第三种情况,如若有,那就是常言说的圣人了。 何况,对于佐助而言,这个竞争对手的意义也和一般意义上的太不相同, 与这个对手竞争,不为任何功利性的目的, 只为强烈的情感目的,仇。 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强大的力量,佐助他自己心里有底,有谱吗? 事实上,非常有谱,非常有底。 在灭族的那夜,鼬已经清清楚楚的告诉他了 【斩杀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开启万花筒。】 这个方法是完全匹配佐助当时的全部要求:时间最短,力量最强。 简单的说,只要杀了鸣人,一切就水到渠成。 根本不必大费周章,冒着沦落为叛忍,成为大蛇丸的转生容器, 甚至会死的危险而去得到力量。 明明眼下就有一条便捷的路,佐助却不愿意走,偏要选择另一条十分庞杂的路, 像他这样一位理智思维清晰的人,在做出这样的选择后,实在令人觉得匪夷所思。 此外,在这里,还存在着一个问题,既然做不到杀死鸣人,开启万花筒, 那就另觅他路,留在木叶,继续修炼。 以他的资质,想使自己变得强大,并非难事,为何执意要选择离开木叶, 难道留在木叶就不可以使得力量得到提升吗? 回答是可以提升,但是不能在最短时间内。 这并不是说木叶没有精英的忍者和实力的客观原因,而是佐助本身的主观原因所导致。 佐助三年后说的那句话,等于解释了为何不能留在木叶修炼的主观原因: 【太多的羁绊只会让人觉得迷茫】 在木叶有太多因素会导致他分心,无法达到所需要的状态。 古训言道: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 说白了,不过是在告诉后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 切不可三心二意,这样的一个道理。 事实上,无论是成就一番惊天地的大事业,还是谋划一场泣鬼神的大阴谋, 都需要将心境调整到一种最佳的状态——息心。 何谓息心,心无旁鹜是也。 一个人若总是被过多的情感所牵扯,在处理事情上势必会变得犹犹豫豫,瞻前顾后, 缺乏起码的干脆利落,就更不谈成就大事时所必须拥有的斩钉截铁般的魄力了。 对于佐助,木叶的情感掣肘,所掣的不单单是外在的态度,更深层的是内在的心智。 都知道卧薪尝胆这个道理,为报血海深仇, 通过苦涩的胆汁来日日提醒自己勿忘那耻辱的时刻和感受。 木叶,是个太过美好的环境,那里萦绕充斥着的柔和氛围, 会渐渐褪去佐助心中的仇恨,使其淡化,直至完全的消失。 我们不能说这样不好,但是那就如同生活在暂时营造的一种美好的梦境中,彷如幻觉, 随时都会有被外界敲碎的可能。何况梦亦是梦,终究是会醒来, 而到那时,崩塌感会变得更加汹涌强烈。 当然亦会有人说,那就索性忘却仇恨,完全释怀吧。 只是我们终归不是当事人,就是再设身处地的去揣摩,也无法彻底与本人感同身受, 有些事情说则易,做太难。 宽恕二字,恐怕只是属于神的,而非人。 而针对大蛇丸,佐助的态度就再明确不过,彼此之间说到底都只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根本谈不上丝毫的情感,自然也就不再有掣肘的存在, 心境随即进入最佳状态,心无杂念这对于修行的进程和结果都将事半功倍。
离开木叶,选择大蛇丸这条路使得佐助将自己的目标(最短时间内得到强大的力量)和情感(不斩杀最亲密的朋友)摆在了天平的两端, 并且如其所愿,二者并没有歪斜,而是平衡了。 也正是这种平衡,荡涤了佐助薄情寡义的假象。 倘若他真的是个十分冷酷理智的人,任凭有再多的牵绊,再多的困惑, 也不会成为负担,更不会为此而迷茫,大可以快刀斩乱麻,一了百了。 让我们将镜头再拉回到终结之谷,那下着滂沱大雨,佐助面对着倒下的鸣人时的画面吧, 他的欲言又止,吐出的是自己的果,咽下去的却是因。 纵使想获得力量的念头在脑海里天翻地覆,想斩杀仇敌的欲望在血管里沸腾狂啸, 可是他依旧无法靠杀死最亲密的朋友来完成。 他并没能如其所说:斩断羁绊, 相反,却是被牵绊的更深。 终结谷,他在感性的驱使下所做出的选择,使得自身被友情的这条线,绊的更加牢固。 鼬的一生中,其实是在做着一道选择题,一道在道义和情感之间做出选择的题。 在那场让人黯然神伤的兄弟之战中,我们看到了鼬对佐助的爱护, 鼬对弟弟的付出,不肖多言。 尽管鼬对佐助付出了许多,牺牲了许多,可是关于鼬的这道选择题,他的答案是道义。 灭族时,留下佐助,如果说百分之八十是因为鼬的无法痛下杀手, 那么余下的百分之二十,便是鼬希望弟弟日后能继承自己的意志。 因为鼬十分了解弟弟,认为他是整个宇智波族内唯一可以理解自己想法的人。 所以宁肯背负所有的污名,也要成为替弟弟指明道路的人, 这种精神和人格是伟大和值得让人尊敬的。 当木叶的高层让鼬在私人的感情和公共的道义上做出最后的抉择时, 鼬内心的痛苦和煎熬,无法想象。 不过到底鼬还是做出了选择,理性的选择。 如果鼬真的是完全倒向私人感情,也就是说,如佐助所言那般 【将自己看的比村子还要重要】 灭族之事就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 也不用刻意去给佐助营造一份以仇恨为中心的成长环境。 让佐助如此痛恨自己,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他,变得强大, 可以强大的如自己一样,保卫木叶,捍卫和平。 亦或者,可以直接带走弟弟,既不选择保护木叶,也不掺和宇智波族的策反, 干脆做个局外人。 总之,如果完全倾向私人感情,鼬还是有诸多的选择。 不过坚持奉行和平意志的鼬,还是将私人的情感压了下去,理智占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