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的。全场只有那么几个人(影院工作人员说那是因为我们去的时间大家都去吃晚饭了,o(╯□╰)o),我心疼我的时间和钱,那个影院的冷气还提别的凉 T T       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根本看不懂这部电影,人物太多,事件太多,虽然有文字标注还是感觉挺乱,简洁度和我当年做历史课笔记有一拼。也就是五四运动那段比较细,确实鼓舞人心,渲染力很强,我身边许多阿姨都哭了。       老一代革命者用智慧、青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自由、宁静、团结和尊严都没什么可笑的,他们的信仰是坚定、崇高的,全心全意的为之奋斗付出,应该受到尊重,应该被纪念!之前这个电影面对这么多的指责和嘲讽,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清楚它只是又一个被积压的无名火所牵连的“无辜”,怨不在“党”,至少不在建党!许多人应该在这个观看电影后反思很多,太多,没法说。       看这个电影如果不是光看见热闹的话,对中国的过去和社会的现状都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就不再说了,再说帖子就不会见了。建党伟业比较容易让心存良善的人在短时间内爆发出一种为国为人民服务的冲动,虽然外界刺激不能长存,但是组织党员去看看还是很明知的,至少这种状态怎么也能持续个几天吧。 纪念 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写下了以上那些字。       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 最最后,忽然想起来N年前风风火火抵制日货的一些事情。当时我国青年一代的情绪都比较激动,智者知道,那是因为某些人觉得日本民众反中的情绪没这么强烈,需要鼓舞,你悟出一些什么了吗??墙内的人更多,还是墙外的,谁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