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93年我国引进了第一部大片《亡命天涯》以来,广电总局每一年都要引进10部左右的大片投放到中国市场。在引进的电影里,有着像是《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雷恩》和《钢琴师》这样的值得一看再看的经典影片;也有像是2008年引进的《尼斯湖水怪》这样的三流货色。当然,引进的影片不可能面面俱到,肯定有顾此失彼的地方。不过,好在有了DVD和下载,这些“进口未遂”的影片不会造成永久的遗憾。下面我们来历数那些很遗憾未能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一睹真容的“大片儿”。
《辛德勒名单》 1993
当这部电影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引起轰动的时候,我们只能从一些电影杂志和一些翻译来的影评里管中窥豹式的“鉴赏”这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呕心沥血拍摄出来的影片。到了DVD时代,这部电影才在中国国土上大放异彩。在这部电影里,摄影师贾奴兹·卡明斯基选择了高感光度的黑白胶片,而高感的胶片在冲洗出来之后会有非常多的噪点,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在银幕上用这些电影专家称之为“卡氏噪点”的风格为影片增添独一无二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可是,平白、顺滑的DVD又怎么来体现这种煞费苦心打造出来的风格呢?再大的电视屏幕又怎么敌得过电影的银幕呢?
《人工智能》2001
斯坦利·库布里克为这部影片编写了剧本并逐帧绘制了故事版,可是他先走了一步。不过在他去世之前,他把这部电影的拍摄权给了自己的好朋友,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于是这么一部由两位举足轻重的大导演“联合摄制”的影片无论如何都会引发业界的震动。一向对人性没有什么信心的库布里克准备把这部《人工智能》拍摄成一部晦涩的、哥特的、后工业文明的黑暗影片;可是对人类充满了信心的斯皮尔伯格却在这种黑暗的基础上,为影片加入了光明的、向上的、温馨的思想。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的交锋,才使得这部影片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少数派报告》2002
能预言未来的预言家,能将犯罪扼杀在摇篮里的特警,政府高官的阴谋;动作、惊悚、科幻……这一切都是标准的好莱坞大片所必具的元素。如果不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掌镜,很难想象这部融合了追杀、逃亡和自我发现的影片会被拍成什么样子。当时年轻的科林·法瑞尔在影片里的风头完全盖过了他的师兄汤姆·克鲁斯,在这部电影之后,他开启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他出演的《狙击电话亭》、《反恐特警组》和《杀手没有假期》等影片都成为了当时的热门影片。而早已成为好莱坞奇迹的克鲁斯依然在继续着自己的事业。这个又帅又酷、还挺会演戏的男人从1981年的《熄灯号》开始出名,而且马上就要走红30年了。很难想象克鲁斯除了明星之外还能做什么别的工作。
《慕尼黑》2005
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以色列运动员的驻地遭受一群巴基斯坦的狂热好战分子的袭击,一共有11名以色列人在那场悲剧中死亡。事后,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了这种带有民族仇恨性质的恐怖主义。911事件之后,这种恐怖主义题材的影片在美国成为了敏感话题,而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却选择这样的故事拍摄成了电影,不过他并没有将影片的重点放在“反恐”和“复仇”上,而是深入主角心理,探寻民族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根源,并借此将慕尼黑惨案衍伸成人性的悲剧,可谓是棋高一着。影片中男主角的扮演者是艾瑞克·巴纳,这位曾在李安版的《绿巨人》饰演绿巨人的澳洲演员在银幕上有着良好的人缘。在本片之后,他又成功出演了《星际迷航》和《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