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众多靠篮球吃饭的媒体同行一样,我也写过不少姚明的文字,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他和刘炜的。现在几乎了解姚明的人都知道,他和刘炜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战友、兄弟,姚明可以为帮助刘炜做任何事情,包括为了刘炜的婚礼做几乎所有的筹备。当然,更多的人也都知道,姚明和李秋平的师徒之情无法用语言来衡量。当姚明无法出席NBA选秀现场时,是李秋平和王群代替他前往麦迪逊广场花园。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感情,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     于是当你看到“李秋平下课”、“刘炜即将转会八一”这样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时,是否会认为是他们之间的感情产生了动摇?但现在我们谈的不是感情,而是商业运作,是生意。说得更为直白一些:金钱与劳动力、金钱与认可度的置换是否等量?各方已经各执一词。     这就是生意场,这就是经济社会。作为球队的总经理,陆浩是“姚之队”的一份子;作为球队的投资人,姚明是“姚之队”最有威势的客户和主脑。既然选择了接手上海队(虽然目前仅仅为托管),就要全盘考虑球队的大局和发展,因为上海队是他们手中一份投入颇大的生意,背负着上海形象和公众关注焦点的双重压力,姚明和他的“姚之队”不容有失,他们所做的决定,应该都是会对上海队更好发展有利的决定。这样的决定应该会帮助上海队在体育市场发展的正规化和良性化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哪怕过程是非常的残酷。     按照企业管理的原则来说,姚明和“姚之队”作为上海男篮的新资方,需要权衡上海队内部人员构成的情况,以及因此所产生的社会相关联系。不要小看这一点,由于篮管中心重新拟订了CBA球队管理的规则,姚明和他的管理团队不可能不顾及看似非常细微却实际影响巨大的人际关系。无论是李秋平还是刘炜、抑或其他的上海队相关人员,都在这样的圈子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自然相信,很多决定,姚明和姚之队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作出。     不得已,我也要提一件题外事:当年为了上海队的队员尽快成长,为了未来能够真正取得好成绩,李秋平指导放弃了毛海滨、邵联根等一批冲A功臣,由于这些人家里都是世交,和李秋平之间关系极好,于是这样的决定一出,自然彼此之间形同陌路,势若水火。但在上海倚仗姚明从八一手中夺下CBA总冠军时,还有谁记得那批老将的名字么?     2003年姚明第一次回国时感叹身边环境的变化,引用了《康熙大帝》中伍次友的一句话:“古来成大事者,莫不誉满其身,谤满其身。”现在的姚明,最需要的,只有坚持。而他与老友们的关系以及对错与否,也只有留给历史去评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