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伯纳德、朱姬、费丽莎——《沙漠妖姬》
三个男人,同性恋歌舞者,为了去一个遥远的夜总会在沙漠中旅行。伯纳德是个变性者,成熟稳重,而费丽莎性格活泼,米姬则忧郁而温和。三个迥异的人在不知不觉中结下了友谊。在颠簸不定的路途中他们遭遇了一些冷眼与欺凌,却也找到了心中美好的生活,特别是在沙漠的夜色中与土著人歌舞的场景令人莫名心动。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他们在车上悉心缝补衣裳的样子,米姬与儿子之间微妙的感情,以及伯纳德与一位偶然相遇的修理工之间萌发的“同志”恋情。那华丽的色调与服饰,荒诞而戏剧化的情节,以及欢快。自由的歌舞中传递出的一种淡淡的伤感与悲凉,都令人过目难忘。 这部描写三名人妖艺人乘坐大巴士横越澳洲大沙漠前往夜总会表演的喜剧,使得易装变性亚文化登堂入室,进入主流文化。影片以华丽的服装和真挚关怀刻划了一个被社会视为异类的同性恋群体,表现了他们既有内心世界的惶惑不安,亦有外在世界的率性而为,令观众眼界大开。以老牌性格演员特伦斯·斯坦普为首的三个主角都演得很出色,盖·皮尔斯通过此片崭露头角。本片的服装设计极具想象力,阿巴(ABBA)等老歌的使用及载歌载舞的场面堪称将同性恋俗文化的天真魅力发挥到极致。好莱坞的模仿之作《艳倒群雌》(To Wong Foo, Thanks for Everything, Julie Newmar,1995年)相较之下便纯属东施效颦,但仍可一看。
8.燕特儿——《燕特儿》
同名电影《燕特儿》(Yentl)中,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自制、自编、自导、自演。该片根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辛格的一部小说改编,故事背景在十九世纪初的东欧犹太社会,那时只有男人可以学习法典与知识,而女人的义务则是结婚、做家事及生育子女。但有一个叫燕特儿的犹太女孩,喜欢宗教,渴望当牧师,希望到宗教大学里深造,可是那所大学却只收男生,于是为了理想燕特儿不得不剪掉长发,一身男装走进课堂,在那里结识了一个叫艾维多的同学。他们共同学习,结下深厚的情谊。于是幸福、甜蜜与各种各样的麻烦同时降临。但他俩的关系涉及到性取向错乱的议题(你有没有想过梁山伯是什么时候爱上祝英台的?如果他在知情前就产生情愫岂非表示他有同性恋倾向?若是知情后才爱上,那不是表示友情在一瞬间就可以转化成爱情?似乎不合逻辑。《燕特尔》在这方面就很细腻)。燕特儿暗暗地爱上了艾维多,可艾维多没想到她是个女子,他和当地富家小姐哈达丝订了婚。但哈达丝的父母不喜欢艾维多,艾维多怕哈达丝嫁给他人,便请好友燕特儿代替他去向哈达丝求婚。于是在这三个人之间发生了一场罗曼蒂克的滑稽戏。但最终,完全脱离浪漫派的“皆大欢喜”结局,艾维多和哈达丝结成伉俪,燕特儿还女儿身后,孑身一人远渡重洋去美国开创新的生活。 该片是芭芭拉·史翠珊扮相最酷的一部电影,她以朴实真挚的手法,塑造了“一个顽强追求理想的女性形象”,与《妙女郎》一样,本片中十三首歌曲由芭芭拉一人演唱(也只有芭芭拉·史翠珊才做得到),歌曲对于心理描写起到了极佳的作用,深情的歌唱抒发了女扮男装的难以表露的心曲。影片上映后受到广泛的称赞,并获第五十六届奥斯卡奖四项提名,中鹄一项(最佳音乐、配乐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还授予芭芭拉·史翠珊最佳导演金球奖。
9.戴尔小姐——《哭泣游戏》
出自《哭泣游戏》(The Crying Game)一部丹尼·乔丹的电影。背景是爱尔兰共和军,情节冷酷而繁杂,而实际上片中的主角只有一个——便是这位由杰·戴维森出演的戴尔小姐,戴尔小姐是乔迪的女朋友,乔迪是一名英国士兵,被爱尔兰共和军抓住,却与其成员弗格斯成了朋友,弗格斯把乔迪偷偷放走,可是乔迪却被英国人自己的坦克撞死。于是弗格斯支身来到伦敦,寻找戴尔,并爱上了她,可是当两人准备做爱的时候,戴尔露出了自己的下体——这是影史中最令人惊愕的一个镜头。原来戴尔是一个易容的同性恋者,于是爱情变成两个男人之间的感情,有容忍、冲突,以及因爱萌发的自我牺牲,最后戴尔挽救了弗格斯的生命,而弗格斯则代替戴尔走进了牢狱之中。影片有关“青蛙与蝎子”的寓言也十分生动,隐喻了一切矛盾都出于人性的本能。 这部影片反映的爱与战争的主题已经超越了背景的时代性和地域性:英国要为对北爱的侵略行径负责,共和军也要为太多的暗杀行为负责,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战争纠纷,就有人面临着死亡,就有爱面临着毁灭。只有超越一切的真爱,才能挽救这破败的世界。影片结尾处,戴尔来到监狱看望为他替罪服刑的弗格斯。弗格斯终于赎清自己的罪了,他也终于彻底地爱上了迪尔。虽然两人面对的是监狱的阻隔,但他们毕竟解下了包袱。他们剩下的,只有爱情和希望了。可以说,这几乎是所有同志影片中最令人感动的一幕。戴尔重复了好多次的那句 It's my Nature,看似简单,但对于同性恋、易性癖等等来说,却蕴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