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崇这人,名字很清纯,可是作品一点也不“清水”。自从以黑马姿态踏入影坛以后,一部接一部,清水崇的脚步基本没有停歇过,而且基本上部部都是恐怖片。毫不夸张的说,二十一世纪的日本影坛主要就是以动画片和恐怖片在世界影坛上打天下(北野武代表的日系文艺片已日渐势微),现如今动画片巨擘宫崎骏颇显老态,而独树一帜的日系恐怖片却在国际上有了愈来愈劲爆的风头,清水崇作为新世纪日系恐怖片的扛鼎人物,自然功不可没。
从年龄上讲,清水崇属于70后的一代,所以熟谙最吸引年轻影迷的拍摄手法,恐怖片这东西,其实与大众文化的脉动有着巧妙的应合,抓住时尚流行的节拍,将之灌注入自己的作品,才能取得成功——清水崇正是此中的典型例证。
![](http://www.yatour.cn/m/images/movie/up/2009625164812500.jpg) 怨念连环 提起日系恐怖片,就不得不提《午夜凶铃》,这部系列作品在世纪之交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恐怖旋风,不仅亚洲观众睹之变色,就连大洋彼岸的好莱坞也耐受不住,豹尾续貂的拍摄了自己的翻拍版。而《午夜凶铃》对影坛后辈的影响也不可不提——据说清水崇就是在看了《午夜凶铃》后决心拍摄自己的恐怖片的。而这两部清水崇的业余作品,在圈内人的介绍下被《午夜凶铃》的制片人一濑隆重相中,将其制成录像带发售,未想到一发不可收拾,掀起了继《午夜凶铃》之后的又一股恐怖热潮——这两部作品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咒怨》电视版。当然,录像带的成功使得清水崇有了拍摄电影的机会,而且一拍就是两部;而电影的成功又迅速的被好莱坞看中——这一次对清水崇投去青眼的是山姆·雷米,清水崇又执导了两部美版《咒怨》,再一次让投资方赚了个盆满钵满,这样一来二去六部《咒怨》便奠定了清水崇在当今恐怖影坛的大腕地位。
![](/m/images/movie/up/2009625164936706.jpg)
如果从日本版的两部《咒怨》电影看起,其实是很难理解情节桥段的,所以我们必须从录像带谈起,才能梳理出整个故事的脉络。不过《咒怨》的故事并不复杂,就是一个怨鬼索命的老掉牙的桥段,在东亚文化圈中,这样的民间传奇不胜枚举,清水崇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他将恐怖气氛的营造处理的得心应手。恐怖故事为什么有魅力?关键就在于一直吊着观众的胃口,恐怖的元素不断的在缓缓铺陈,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整得观众头皮发麻,稍有响动都会大惊失色,这才是恐怖片的魅力之所在。但是悬念这东西吊得太久很容易审美疲劳,所以坊间流传的恐怖段子大都浅尝辄止,往往在最后一刻抖一个大包袱出来,电光火石之间就将观众吓了个半死——这也是许多恐怖片都用恐怖故事合集的形式来呈现的原因。面对一部剧情长片,清水崇没有放弃短平快的有效手段,而是通过碎片化、立体式的叙事巧妙的结构了整个故事。这种叙事手法在影史上并不新奇,昆汀·塔伦蒂诺的作品和《太阳照常升起》等片都用的是这类招数,但被清水崇运用在恐怖片里,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功效。说是冤鬼索命,但清水崇并没有安排一个从头到尾贯穿的英雄式主角,而是以人物(受害人)为中心,将一个个故事如珠串般巧妙串联起来,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伽椰子冤魂出没的那栋宅子就如魔窟一般,掉进去一个被吞噬一个,几无回天之力。而故事的立体多层面展示也让观众始终不明就里,直到最后一刻才恍然大悟——在这里,悬念本身也成为了恐怖气息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清水崇在片中一再渲染“怨念”的传染性,一旦沾染上,就像鬼魂附身般难以躲避,这也与碎片化、立体式的叙事手法配合得相得益彰。几番呼应下来,《咒怨》的成功就奠定了一大半。
![](/m/images/movie/up/2009625164958435.jpg)
此外,在细节上清水崇的精心营造也功不可没。片中每每有恐怖角色出现,清水崇总是将之安排成普通的生活场景。不像美式恐怖片中常见的奇观化场景——或是古堡、或是孤岛、或是偏僻小镇等等,《咒怨》的故事都发生在最稀松平常的生活片场景里,从取景来看,与一部肥皂剧无异。但这恐怖就被清水崇一丝丝的渗透了进来,电视版《咒怨》第一部的开头,小学老师小林俊介来到佐伯俊雄家家访,明明是光天化日,但是俊雄家一地狼藉,小男孩俊雄举止诡异,整个场景已然鬼气阴然——小林俊介倒是丝毫不觉,但是观众们的神经已经逐渐紧张起来,稍有动静便会一惊一乍了。俊雄在与小林俊介对谈时一直低头俯首,观众们已经有些不详的预感萦绕心头,未想此时清水崇居然天才般的——一定要用“天才”才能表达我对清水崇处理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