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图在线 首页 | 交友 | 影视 | 影吧 登录 | 注册
首页  心情日记  相册  影片点评7  影片关注8  好友列表1  最近访客54  网址收藏  留言板1014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头像 
相册 0
人气:872
会员名: td123  VIP
Lv09.护国法师 (73521)
昵 称: 天地无用 (男)

 影视标签(7)
10
迅电流光
影评(3)
人气(14%)

一部励志片。比较清淡口味的。
8.925
黑衣女人
影评(7)
人气(27%)
非常好看
作为一部恐怖片来说不错了,主角眼神配合阴沉沉的环境给这部影片的恐怖增加了不少氛围,看来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迈出了新的一步,小伙子钱途无限哦...
7.75
CCTV12天网栏目
影评(10)
人气(100%)
非常好看
可以学习点法律知识和社会常识。

 最近发贴(830)
·《星星》今晚大结局 是否“大团圆”惹人关注  发布于:2014-2-27 9:14
·《泰迪熊2》开拍 麦克法兰不再主持奥斯卡  发布于:2014-2-27 9:12
·剧版《钢的琴》首播 汪洋接棒师姐秦海璐挑大梁  发布于:2014-2-25 9:29
·《放手爱》即将上映 全球“示爱”活动引关注  发布于:2014-2-25 9:28
·《江南四大才子》浙江将播 刘恺威杨幂遭遇情变  发布于:2014-2-21 9:30
更多>>
影吧首页 >> 电视剧专题吧 >> 阅读673 +50经验值 回复 发贴
英剧上位获拥趸美剧靠边站 揭秘英剧五大优势  发布12-7-9 9:54

  还记得那条在微博流行一时的“鄙视链”吗?有网友称,在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电视剧的喜好上,有这样一条“鄙视链”: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港剧>台剧>内地剧>泰剧。也就是说,看泰剧的被看内地剧的鄙视,看内地剧的被看台剧的鄙视……直到看日剧的被看美剧的鄙视,最后,看美剧的被看英剧的鄙视。高高雄踞于“鄙视链”顶端的英剧迷们甚至还专门弄出了一份“英剧粉儿装X指南”,优越感溢于言表。
  以上当然都是网友的玩笑话。看电视剧,原本就是休闲娱乐,当然不存在孰高孰低。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英剧近年来在剧迷心目中的地位。《唐顿庄园》、《神探夏洛克》、《黑镜》这些大热剧集,让英剧在中国网友心目中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流行度,不少粉丝对英剧中透出的睿智和高贵深深迷恋。

  和美剧相比,英剧到底特别在哪里?能带来什么享受?近年来有哪些好看的英剧可以推荐?不妨跟随我们一窥究竟。


  美国垄断了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每年向其他国家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时长达到30万个小时,在不少第三世界国家,播出的电视节目里直接来自美国的占六到八成。从早年间的肥皂剧、脱口秀发展到后期的情景喜剧、真人秀,美剧不断进化。后911时代的《反恐24小时》、《迷失》、《越狱》,一度令全球剧迷痴迷。其后历经编剧罢工潮的低谷,类型剧又开始走红,《摩登家庭》、《超市特工》、《生活大爆炸》各有千秋,可谓“总有一款适合你”。但随着《医神》(H ouse)、《绝望的主妇》等热门类型剧的寿终正寝或无疾而终,以篇幅精致、结构严谨、风格优雅为卖点的英剧,突然让广大网友眼前一亮———谁能抵挡《神探夏洛克》里“福卷”的销魂一瞥,《唐顿庄园》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黑镜》那样既文学又重口的小众趣味?网友甚至认为,“美剧是口香糖,越嚼越没味道;英剧是苦咖啡,越品越回味”。谁是鸡肋,谁是宝贝?咱不妨从环境、内容和体制来看看。(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改编这回事

  有关剧集血统的一个普遍规律:国产剧“山寨”港台剧,港台剧“临摹”美剧或韩剧,而美剧“师从”英剧……这么比下来,高下立见。美剧确实一直有“移植”英剧的“优良传统”,改编剧集是咋回事呢?美剧《戏里戏外》(Episodes)是有关“移植英剧”的最好解读。《戏里戏外》是为《老友记》(Friends)里Joey的扮演者M att LeBlanc开发的新美剧。剧中,M attLeBlanc将扮演“他自己”———“他自己”刚为Joey捧回了人生第一个金球奖。

  《戏里戏外》剧情讲夫妻编剧二人组Sean和Beverly开发了一部有关寄宿学校老院长和孩子们的喜剧,剧集在英国播出大获成功,于是美国电视大鳄邀请他们到美国来改编重拍。到了好莱坞他们才发现:外来文化必须“本土化”成“简装版”来博取收视,电视大鳄不但没看过他们的原版,还拒绝了他们选择角色的要求,请来“肤浅”的喜剧演员M attL eB lanc担任主角。势利的好莱坞和名过其实的“Joey”搅乱了他们的工作步调,也打乱了他们的生活,除了M att和Sean莫名的“哥俩好”,离间了两夫妻的关系,M att居然还和Beverly滚起了床单!更诡异的是,这“傻冒”竟然向编剧提起了建议:你们那套在美国行不通,不能把女主角设置为“蕾丝边”,更准确的做法是让她性取向暧昧些,你想想,在俺们这旮旯,一个剧集搞不好要抻出个八九年,像《老友记》那样到了第十年,你作为编剧肯定想死的心都有了,还指望女主角那么有深度地做“蕾丝边”,剧情咋发展呐!

  这恰恰也是今天美剧拍摄环境的写照。用经济学的原理来看,开发新剧目和开发新产品一样需要前期投入,这一笔“沉没成本”,不管开拍多少季都是一样的,所以边播边拍的美剧都是以三五集为单位前进的,继续还是停播,预算主要看收视和广告。对热播剧集,制作方当然希望它“长青”。


走近“美剧体”

  抻,还是不抻?是值得考虑的问题。然而在“怎么抻”的问题上,中外手法相差无几。C C T V有个《走近科学》栏目,经典解说词“走近科学体”一度走红。这个文体需要大量使用“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事情远非这样简单”这样的语句,百度百科有个范文:小区住户收到神秘包裹,包装精美,内容很轻,不像贵重物品“事情远非这样简单”,当他们打开外包装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包裹里居然有个血红手印!是恶作剧,还是恐吓?敬请关注《走近科学》……结论:血红手印是快递员意外打翻红墨水瓶造成的。

  美剧素来备受诟病的一点是剧情拖沓,虎头蛇尾,比如《迷失》的歌词大意是:国际航班坠落无名岛屿,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机上大部分人员竟然奇迹般生还,然而事情远非这样简单,小岛状若实验基地,神秘现象频频发生……六年以后,谜底终于揭晓:其实,这些人早就死了。这剧情,是不是也有《走近科学》的感觉呢?哪怕在美国,“沙发土豆”观众也并不脑残。近几年,像《制毒师》、《单身毒妈》、《广告狂人》这样情节复杂、揭示人性、有深度的剧集,越来越受精英观众的喜爱,收视蹿红,显然是符合广大人民呼唤精美制作的客观需求的。然而,更多热爱精美制作的朋友,干脆掉头看英剧去了。


用功的电视寡头

  英剧的好看,显然离不开B B C的“领头羊”作用。BBC在电视史上本就是先驱,1936年,BBC受命“领导英国推出电视”,开始全球第一个电视播送服务。如今,英国版C C T V———B B C电视台的资金结构相当特殊:今天每个英国家庭都必须购买一年限的电视执照,每户126.50英镑的收视许可费,确保B B C拥有足够的资金以“教育、通告和娱乐”大众;这笔许可费每年在通胀的基础上增加2.3%,这将在10年内为B B C带来55亿英镑的新收入;此外,B B C还获得来自英国政府的特别拨款,比如“B B C全球服务”,部分经费就来自英国外交部;另外,BBC还通过商业活动和出售节目不断获得收入。不过,“电视寡头”在英国是行不通的,针对BBC,英国国会曾在1954年通过了新电视法,为了给BBC提供竞争,英国需要开设新的免费电视频道———英国独立电视台(Independent T elevision,简称IT V )。此后,英国电视进入“双寡头”体制。虽然如此,BBC的经费依然源源不断,他们的节目不需要对任何商业广告马首是瞻,这也使BBC可以翻拍不少著名的文学作品,比如狄更斯、简奥斯丁等作家的名著———那都是耗时费力,所费不赀的。称霸艾美奖和金球奖的《唐顿庄园》,每集是100万英镑的投资;而眼下最火的“迷你剧”,也不例外。“迷你剧”《神探夏洛克》第一季只有三集,每集近90分钟,从策划到拍摄总共花费了两年的时间,第一版60分钟的pilot(预播集)耗资80万英镑,结果BBC看了不满意,要求重写、重拍了个90分钟的版本;而第二季从开机到播出,依然花了半年时间,实乃慢工出细活的典范。

  其实作为寡头,犯得着那么勤快么?那当然!要知道,威廉王子和王妃都自称是《唐顿庄园》的粉丝,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更是众所周知的剧集铁杆观众之一!口味,是由观众的素质决定的。


英剧《神秘博士》众生相

  如果说美剧是一杯加了冰块的可乐,那么英剧就是一壶香醇的英式下午茶。前者在当下让你感到激爽解乏,而后者则也许能让你有更多的回味。在这里,两者没有什么优劣可言。不过,随着《绝望的主妇》、《豪斯医生》等热门美剧的陆续剧终,美剧的大热态势不复当年已成事实。倒是英剧,几十年如一日沿着既定路数,近年来竟收获大批拥趸,其中不乏当年的美剧迷。那么相比于美剧,英剧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集数少,更紧凑

  当然,英剧里不乏那种横跨几十年的长青剧集,如BBC科幻电视剧《神秘博士(D octor W ho)》,单新版本就有6季之多,每季13集,长度不亚于美剧。但相比于美剧司空见惯的大手笔,相当部分的英剧还是“小桥流水”———很多英剧一季只有3集(俗称“3集片”),长一点也不过一季6至9集。篇幅短,情节自然更浓缩,每一集都有高低起落,就像一部独立成章的电影。如《神探夏洛克(Sherlock)》中,夏洛克那些喋喋不休的推理简直到了不多按几次暂停键就没法跟上的程度。集数少这一点,对于粉丝来说,好处是追看起来没那么大压力,坏处就是意犹未尽,看完3集后常常要等上整整一年。


他与她,更耐看

  英剧里有不少“第二眼帅哥”和“第二眼美女”。初看《唐顿庄园(D ow ntonA bbey)》,很多观众都对玛丽小姐喜欢不起来。她长得不算特别好看,挑着两条高傲的眉,一面对男人挑挑拣拣,一面却经受不住诱惑,和土耳其大使滚起了床单。大使在她的床上暴毙时,相信不少观众都怀着一丝幸灾乐祸。不过随着剧情展开,玛丽小姐变得立体起来,也可爱了起来。原来她那叫外冷内热!观众这时才发现她的美,美得那么独具特色。

  此等“第二眼法则”也适用于英剧中的很多男主角。按照世俗标准,他们明明长得不算帅啊,怎么看着看着就越来越顺眼甚至戒不掉了呢?其中的典型代表要数夏洛克的扮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 berbatch)———如今全球有多少粉丝在对着他的“马脸”犯花痴啊!


更精致,更深刻

  在制作成本上,英剧自然无法与财大气粗的美剧相比,英国的免费公共电视台,包括BBC在内不足10个,剧集制作量更是无法和美国抗衡。既然没法做大,那就索性做精,英剧的制作团队深谙此道,以一向传统的绅士派头,笃悠悠地拍出一部又一部品质之作。再以《唐顿庄园》为例,这部剧单集投资过百万英镑,创下英国电视史上制作费用的纪录,把庄园贵族生活的奢华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过,精良可不仅仅是钱堆出来的,还有制作者对于细节的孜孜以求———剧中的所有女性化妆都不用睫毛膏,因为剧集描述的年代睫毛膏尚未发明出来;做蛋糕时也没有出现刀叉,因为那时候的贵族吃蛋糕都只用手。

  还有一点不得不承认的是,英国人比美国人“有文化”,他们悠久的文学传统正是英剧源源不断的给养源。很多英剧都翻拍自文学名著,如《远大前程(G reat Expectations)》(查尔斯狄更斯原著),《傲慢与偏见(Prideand Prejudice)》(简奥斯汀原著)等。除此之外,英剧也普遍在深度和内涵上比美剧略胜一筹。《黑镜(BlackM irror))》在网络大热时,很多人都感叹,这样寓意深刻、切中当下人类心态之要害的“神剧”,大概只有英国人才拍得出来。


更开放,更讽刺

  不要以为英国的绅士和淑女们都是“老古董”,现在的英剧拥有着比美剧更甚的大尺度。究其原因:1.英国电视台不设分级,不像美国电视有“公共台”和“有线台”的尺度之分;2.英国人的思想观念比大多数国人想象的要开放,在性方面,英剧比美剧“无所顾忌”得多,青春剧《皮囊(Skins)》里,性爱、粗口、嗑药和暴力镜头如同家常便饭。

  政治方面,英剧也一样尺度大开。在美剧中,很少会听到直接讽刺美国总统的,但在如《皇家律师(Silk)》等英剧中,就有点名拿英国首相卡梅伦开涮的。英国还有《是的,大臣!(Y es,M inis-ter)》、《是的,首相!(Y es,Prim e M inister)》这样的政治戏剧,调侃英国政客,哪怕涉及到政治体制内幕也照播不误,撒切尔夫人当年甚至还亲自客串了《是的,大臣!》中的一个片段。

更“基情”,更“腐女”

  英剧和“腐”文化的关系不得不提。在豆瓣、天涯等“腐女”聚集的论坛上,大家把英国戏称为“腐国”,由此可见一斑。“腐女”们认为,英国编剧们一定是故意的!他们见缝插针地卖腐,所以———几乎在每部英剧里,都能总结出一对“基情四射”的“男男组合”。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提大热的《神探夏洛克》了,如果说第一季的编剧还处于试探性、偶发性卖腐的阶段,到了第二季,若不是刻意而为之,夏洛克和华生那时不时飘出的小暧昧实在是解释不通啊!还如BBC新版的《远大前程》,这样一部改编自狄更斯小说的英剧,男主角与女主角之间擦出的火花远不及他与男配角、饰演赫伯特的哈里劳埃德(H arry Lloyd,这位还是狄更斯本尊的玄孙)!

  不过,英剧的“腐”虽然明显,却也精妙———它精妙在多一分则太浓、少一分则太淡。若你是“腐女”,自然倍感受落;若你完全没有这根“腐”的神经,它也不会让你想歪歪,你照样可以正襟危坐,大肆观赏。


英剧知多少

  “别拿群众喜闻乐见的《布莱克书店》、《IT狂人》做谈资,太庸俗。最差也得从《是的,首相》那一系列说事儿。人家要是说自己特喜欢《王尔德》和《豪斯医生》,你但笑不语,等对方忘记这茬儿的时候再来句‘可惜啊,错过了他们青春貌美、似基非基、最赞的时刻’。”

  “都是英雄拯救地球的特摄片,日粉看假面骑士、美粉爱惊奇D C,你呢,看《神秘博士》。当然不能拿史上最长寿的连续剧这个抬头来炫耀,没意思,最次也得讲讲‘时间旅行’,最好是剖析剖析‘宇宙里的大爱无疆’和‘里面比外面大的科技你懂吗’。然后找个合适的时机,说下‘当然,这也只是英剧里面的儿童剧而已’。”

  “《黑镜》可以谈,要记得适度对第2集和第3集表示,虽然意思是有点儿,也还算有创意,但不过马马虎虎。第一集的重口才是绝佳的讽刺。”

  “他们美剧看《猫鼠游戏》,你就谈《白教堂血案》;他们看《犯罪心理》,你就谈《心理追凶》;他们看《恶魔岛》,你就谈《被告》;他们看《超感警探》,你就谈《全能侦探》;他们谈《外包公司》,你就谈《菜鸟间谍》;他们看《金装律师》,你就谈《加罗律师》。”

  “跟《生活大爆炸》的粉不能硬磕,他们基数太大了,你可以另辟蹊径,拿《小不列颠》、《绅士同盟》说事儿,说他们敢于讽刺政治和事实,并且善于自我嘲讽,那些说不好笑的,都是不懂黑色幽默的,肤浅。”

———《英剧粉儿装X指南》


传统?

  英国自从1688年简历君主立宪制后,政治体制几乎没有变过。王权的削弱也只是20世纪的事,虽然现在皇室没有实权,但在法律上,英女王依然是大英联邦的最高统治者,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近现代历史能如英国般悠久。


分级?

  英国的电视台根本不设分级,公共台(英国其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台)晚上12点后放Level-3是不会有人提意见的,就算黄金档的电视剧出现几个露点镜头也无伤大雅。美国则不同,五大公共台CBS、FO X、A BC、N BC、CW根本不允许有露点镜头的出现,不能出现Fuck,早些年甚至不能出现Shit.


政治?

  英国的政治戏剧很多。美国当然也有政治喜剧,但很少,也不能随意讽刺国家领导人,如非常爆笑的《咱们的小布什》,由于对总统的智商有所侮辱,只播了一季就以成本太高的缘由被砍了,它可是部情景喜剧,能有什么成本!


裸露?

  英国的年轻人对性的观念普遍比较随性,美国女明星肯在片中露点的大概占60%,英国的数字是约96%.凯拉奈特莉、凯特温丝莱特、伊丽莎白赫莉、艾米丽布兰特、娜奥米沃茨、海伦米勒、金凯特罗尔等等为数众多的英国女演员都在片中脱过。


癫狂?

  英剧的情景喜剧不亚于美剧,个别作品甚至能高过同类型美剧中的情景喜剧,美国的情景喜剧大多比较温和,如《老友记》、《欢乐一家亲》、《我为卿狂》、《摩登家庭》等,而英式情景喜剧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癫狂”———编剧的创作灵感天马行空,出来的作品常常疯狂而不失拘谨,荒诞中又有警示,所以,制造混乱、癫狂、迷茫,这正是英剧的强项。


回贴 0 | 阅读 673
发贴请先登录
声明:如有来函说明本网站提供内容系本人或法人版权所有,本网站在核实后,有权先行撤除,以保护版权拥有者的权益
2004-2024 雅图在线 | 联系方式 | 鄂ICP备11007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