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图在线 首页 | 交友 | 影视 | 影吧 登录 | 注册
首页  心情日记47  相册12  影片点评2  影片关注  好友列表  最近访客77  网址收藏  留言板372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头像 
相册 12
人气:6020
会员名: fzn123  VIP
Lv08.大魔导师 (37164)
昵 称: 风中鸟 (男)

 影视标签(2)
8.9
杀出个黎明
影评(9)
人气(39%)
非常好看
以前看过,重温下,不错的片子
9.475
猿族崛起
影评(123)
人气(73%)
非常好看

 最近发贴(270)
·《黑衣人3》中文海报+新剧照 5.25内地同步上映  发布于:2012-5-3 17:17
·《复仇者联盟》“第一课”你必须知道的“前情提要”  发布于:2012-5-3 16:12
·佳片赏析系列之《情人》  发布于:2012-1-30 14:33
·转:一部好片带给人心灵的冲击  发布于:2012-1-12 11:42
·"潜行狙击"电影版新预告 谢天华吴镇宇黑狱斗法  发布于:2011-12-1 17:00
更多>>
影吧首页 >> 电影专题吧 >> 阅读4063 +200经验值 回复 发贴
2009年中国十大炮灰电影  修改09-11-18 11:51

3、《拉贝日记》

票房:800万

虽说这是一部德国电影,但由于涉及的是中国人最敏感的话题之一,还有华谊兄弟公司的深度参与,还是值得一说的。

事实证明,《拉贝日记》是一部质素平平的商业电影,其立足点是西方人心中的普世情怀,而将这种情怀与南京大屠杀这样让中国人60年来每每提及就痛彻心扉的民族浩劫相结合时,《拉贝日记》的叙述显得肤浅而片面。电影局一向对涉及到中国的外国影片审查严苛,而对这样的用贬低甚至丑化中国人的方式来突出西方人救世主姿态的影片却大开绿灯,实在让我很不解,毕竟片中的中国人在屠杀面前所做出的反应只有慌乱、盲从、自私、愚昧,他们好像是专门为了给拉贝等人添麻烦而存在,纯粹是一群等待西方拯救的待宰羔羊。不知道面对这样的电影,中国人的民族自尊何存?

但即便是《拉贝日记》的自身素质存在问题,但凭借题材优势也理应获得更多的关注的,但最终不足800万的票房可以用惨败来形容,连《南京南京》的零头都不够,可以说《拉贝日记》不是败给了自己,而是败给了档期。《拉贝日记》上映的日期是4月29日,比《南京南京》拖后了一周,当时《南京南京》在电影市场上已经是凯歌高奏,剑指一亿了,很难想象会有多少观众愿意在短期内两次走进电影院去感受那段梦魇般的民族劫难,而当观众要在这两部影片中取其一时,《南京南京》的口碑效应和本土优势又是《拉贝日记》难以与之抗衡的。据说《南京南京》的档期是在《拉贝日记》档期确定之后临时调整提前的,发行方中影公司借《南京》打压《拉贝》的企图很明显,而《南京南京》也确实具备了这样的实力。

华谊公司在题材炒作和宣传上也一向不弱,但面对《南京南京》的气势如虹,也只能硬着头皮仓促应战了。事先王中磊放言《拉贝日记》的票房要做到5000万甚至一亿,这样的话也就是说说而已,他自己都不信,但这种宁可被打死也不能被吓死的豪迈还是可嘉的。其实谁都知道要让《拉贝日记》压过《南京南京》的风头是不可能的,所以《拉贝日记》的宣传团队采用了制造与《南京南京》的口水战的方式来扩大影响,特别是抓住了陆川在媒体访谈中刻意“贬低”拉贝在南京大屠杀中的历史作用的痛脚大作文章,表明上看双方剑拔弩张,实际上这只是《拉贝》在搭《南京》的便车以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的无奈之举。其实这个宣传思路很高明,但这个题材实在是太特殊,即使搭上了便车也难逃陪太子读书的命运,而五一档期的分账大片《金刚狼》的上映又进一步将观众分流,《拉贝日记》只能落得个惨淡收场。

4、《追影》

票房:1000万

为了躲避《变形金刚2》的炮火,七月中下旬出现了国产电影扎堆上映的局面,重头戏是7月24日上映的《窃听风云》,7月30日同时开画的《大内密探零零狗》和《追影》,这其中前两部影片最终都昂扬过亿,而华谊公司再次败走麦城,投资2000万的《追影》,票房仅仅是勉强过了1000万而已。

其实《追影》和《零零狗》同属于恶搞喜剧片,事先的宣传攻势也是半斤八两,但最终冰火两重天的待遇,其中的原因值得玩味。首先,《灵灵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发行方中影公司的强势,在影院公关上就压过了同档期的其他影片,即使是到了8月7日分账大片《特种部队》上映时,《灵灵狗》的吸金势头依旧很猛。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追影》能够受到追捧,影院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也没有理由不更多地安排场次,无奈影片本身的口碑也是太差,就影片本身的规模和硬件水平来说,《灵灵狗》超过《追影》是正常的,但也不至于如此悬殊,不否认吴镇宇是个有想法的人,但他的导演水平还仅仅停留在玩票的水平,武戏不精彩,文戏太弱智,而且大量堆砌山寨明星的噱头让观众很反感,无论哪个层次都难以让观众满意。而王晶则显得老练得多,虽然很多观众对《灵灵狗》的评价也并不高,但影片也根本没有把高端观众作为自己的目标受众,这就是一部很单纯的闹剧电影,就是在低俗喜剧上做到极致,剧情和人物的打造也都相对严密,道具和人物造型的设计也不乏创意,对于严重缺乏优质喜剧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这就足够了,灭掉《追影》也是顺理成章。

 正文内容分页: [01] [02] [03] [04] [05] 回贴 0 | 阅读 4063
发贴请先登录
声明:如有来函说明本网站提供内容系本人或法人版权所有,本网站在核实后,有权先行撤除,以保护版权拥有者的权益
2004-2024 雅图在线 | 联系方式 | 鄂ICP备11007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