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图在线 首页 | 交友 | 影视 | 影吧 登录 | 注册
首页  心情日记  相册9  影片点评65  影片关注2  好友列表  最近访客12  网址收藏  留言板119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头像 
相册 9
人气:6333
会员名: xiejiming199133  VIP
Lv08.大魔导师 (46829)
昵 称: ヽ.水銀燈.' (男)

 影视标签(65)
9.875
香格里拉·开拓异境~粪作猎手挑战神作~
影评(60)
人气(65%)
非常好看
5.8
终末的女武神
影评(34)
人气(65%)
非常好看
10
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
影评(56)
人气(68%)
非常好看

 最近发贴(107)
·415话最后个棺材是谁? 发布于:2011-7-28 23:04
·现在火影没主角了...  发布于:2011-6-24 20:41
·岸本突然来个照搬西游记里的人物,的确让人有点看不明白  发布于:2011-6-24 20:40
·新的剧场版已经无力吐槽了  发布于:2011-5-23 21:10
·火影的历程<感想>  发布于:2011-5-21 22:42
更多>>
影吧首页 >> 火影忍者吧 >> 阅读657 +200经验值 回复 发贴
(转贴)家、国、和平——从言志谈起  修改09-5-25 20:25
家、国、和平——从言志谈起

  自从岸本将长门的“和平”理想说出之后,长门的做法与理想就成为了一个热烈讨论话题。见了很多朋友的讨论,觉得很有意义,也深受启发。本着严肃思考、自由讨论的态度,我将我近日来的一些想法掇而成文,与各位一作讨论。

  争论的焦点在于长门的理想。长门的理想核心是“和平”或者“安定”。我们不妨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出发,想一想长门的“和平”能孕育出怎样的国家来。
  
  (一)关于国家治理的理想

  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孔子曾与弟子有一段很精彩的“言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这段话一直被认为是《论语》甚至是孔子思想很重要的部分。孔子问他弟子各自的理想志向,弟子们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子路的理想是管理一个拥有一千乘兵的中等国家,管理三年后,人民振奋并且明白了什么是道义;

  冉求的理想是管理一个方圆不过六七十里的小国家,三年内让百姓丰衣足食;

  公西赤的理想是进行祭祀或者同外国会盟的时候,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司仪;

  曾皙的理想是在暮春时节,换上春服,约上五六个青年和六七个少年,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归来。

  我们讨论的重点并不是各个弟子的理想,而是孔子的点评。

  子路的理想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孔子的态度是哂笑,原因是“为国以礼”。孔子并不认为治理国家就是勇和道义,而是“礼”。这里的“礼”不是礼貌的意思,而应当解释为“制度”。战争、武力并不是管理国家的力量,故哂之。

  冉求的理想是“可使足民”,即是使人民富足(经济)。但同时表示,修明礼乐(文化建设)不是他所能做,需要贤明之士来完成。孔子的点评是“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意思即是管理并非由国家大小决定的,多大的国家也需要礼乐,甚至几口之家也需要修明礼乐。


  在孔子看来,冉求有些拘泥规模大小了。

  当然,孔子还是赞同冉求的。因为冉求他说了大实话。首先文化的建立是很长远的事情,不能只靠一个人。无论怎样规模的国家,道德、艺术等文明都是必要的。或者说,管理国家不能像建屋子那样,先做一样,等一样完成后再做其他。精神文明(道德、艺术)的发展是春风化雨式的,这种建设发展是任何时候都在进行中的。如果政策上硬要把他们分开进行,只会导致整个国家的文化系统出现偏差,轻者是社会的一些治安问题,重者则是文化断层,甚至是整个文化系统都崩溃。以后即使想重新建立这种文明,也无法建立。因为这些东西是人们心里必须,一开始不去提倡“礼乐思想”,就会有其他东西来占据人们的脑袋。不将礼乐当作是随风潜入夜的春雨去滋润人们的心灵,那就会有其他东西,如权势、利欲占据人心。而文化建设需要君子之道作为指导,“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就是这个道理。这点来说,冉求说得挺不错。

  同时,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冉求二者皆不荒废。所以朱熹认为孔子暗许之。

  公西赤的理想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孔子的点评是“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如果连这都觉得是小事,那还有什么都是大事呢?宗庙之事,代表的是传统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接。诸侯会盟,则是国家之尊严所在。如何是小事?

  当然,“孰能为之大,言无能出其右者,亦许之之辞”。(朱熹)

  最后是曾皙的理想,孔子喟然赞同。与其他弟子比起来,曾皙在国家治理方面是学到了孔子思想实质。顺其自然。以欣喜的态度投入自然的怀抱,顺其自然顺从天意,自己与外物的隔阂不再,把握生命最基础的真实。这是一种超越性追求,同时又不失平常心。这是真真正正的“万物兴衰皆自然”,敞开胸怀去感受世界,观照万物。

  如果我们能接受“一切学问,到了最高层次,都能相通”这一说法的话,那我们对比一下老子的“无为而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还有庄子的“绝圣智”,我们能发现,这其实都是在指一种国家的治理——任其天放,随之天然,不凝滞于物。人与宇宙相通,处于嘤咛状态。这就是曾皙的理想。

  与其他弟子相比,曾皙的理想有着很大的不同:

  子路的理想是过于看重勇气与道义,冉求在国家规模上有着成见,公西赤在大小事的分辨上有些偏差。

  如果我们能超越门派的偏见,以上三子将勇气、制度、文化作为外物来教给人民,不是一种自然的做法,放不下人与外物的隔阂。同时,在大小(规模、重要性)上的选择,也说明并没有敞开胸怀地去顺应天意。

  这种理想境界,孙中山先生后来加以自己的阐发,他的“大同世界”就有着曾皙理想的意味。并认为这种大同可以御欧美之国。


   (二)长门的“和平”

  那长门的“和平”理念属于哪种?

  答案是上面四位贤者理想的反面。

  长门的理想,其实是通过一系列的压制,来达到表面的稳定。

  子路、冉求、公西赤的理想虽然没有做到完全的超脱,但也是通过教化给人民输送一种信念。子路是勇气与道义,冉求是温

 正文内容分页: [01] [02] 回贴 0 | 阅读 657
6.3
火影忍者 博人传之火影次世代
影评(89)
人气(70%)
10
火影忍者OVA泣之卷
影评(1)
人气(35%)
10
火影忍者OVA经典战役之卷
影评(10)
人气(79%)
6.475
火影忍者
影评(3068)
人气(100%)
9.7
火影忍者剧场版2015:博人传
影评(72)
人气(65%)
9.375
火影忍者剧场版10:终章(最后的物语)
影评(83)
人气(65%)
发贴请先登录
声明:如有来函说明本网站提供内容系本人或法人版权所有,本网站在核实后,有权先行撤除,以保护版权拥有者的权益
2004-2024 雅图在线 | 联系方式 | 鄂ICP备11007161号